华体会hth体育在线:【新征】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领导下的奕斯伟计算完成超20亿元B轮融资;凯世通创始团队增资入股万业发挥技术人才双轮驱动;睿思芯科如何成为CPU芯片技术集大成者
日期:2025-06-27 16:00:05 阅读:1次 作者: 华体会hth体育在线
【新征】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领导下的奕斯伟计算完成超20亿元B轮融资;凯世通创始团队增资入股,万业发挥技术人才双轮驱动;睿思芯科如何成为CPU芯片技术集大成者
2.【公开课21期】基于RISC-V架构,睿思芯科如何成为CPU芯片技术集大成者?
4.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Q4开工,30亿美元IDM项目落户南京经开区
6.点评 中芯国际将成为科创板最大融资案;本土厂商在MLCC上还需要更加努力
(文/图图)2019年底,中国大陆最大的COF卷带生产基地正式量产。这个基地由合肥奕斯伟投资建设。而合肥之外,奕斯伟在西安、海宁等多地也皆有布局。
据第一财经报道,6月8日,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奕斯伟计算”)宣布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元,由IDG资本和君联资本联合领投,海宁鹃湖科技城开发投资、海宁市实业资产、阳光融汇等跟投,芯动能、三行、博华等老股东也追加了投资。目前,首批资金10亿元人民币已完成交割。
据悉,此次奕斯伟融资款项将大多数都用在产品研制、IP与流片支出,以及团队扩充和人才招募等方面,着力完善全产品线布局。
据第一财经报道,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表示,奕斯伟有望利用OLED全球产能由韩国向中国转移的机会,实现显示芯片本土化供应的突破。同时,在智能电视SoC领域,与MTK、Realtek、 晶晨半导体、海思等一线芯片设计大厂竞争。
天眼查显示,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24日,法定代表人为王东升。
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官网显示,2020年2月28日,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创立,成立第一届董事会,选举王东升先生出任董事长,张元基先生为副董事长。创立大会上,奕斯伟集团董事长王东升表示,“去年6月,我卸任京东方集团董事长,将京东方交给优秀的年轻一代,随后应邀来到奕斯伟,并邀请我的好友,前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张元基先生一同创业。”
1993年,王东升创立京东方,并领导京东方历经二十余年,成长为全球显示领域领先企业;他提出显示产业“生存定律”,被业界称为“王氏定律”;他提出“半导体显示”概念,明晰了业界对各类新型显示技术的界定;他带领京东方开创了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新格局,解决了中国大陆“缺芯少屏”的屏的问题,他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
据悉,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ESWIN”)是一家半导体领域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核心事业涵盖芯片与方案、硅材料、先进封测三大领域。硅材料事业最重要的包含12英寸全球先进制程硅单晶抛光片和外延片;先进封测事业最重要的包含芯片后端封测、COF卷带、面板级集成封测三类业务。
2019年1月31日,北京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北京芯动能互助基金、三行资本、博华资本等投资方共同参与,所获资金将用于芯片与方案、硅材料、先进封测等奕斯伟主营业务领域。(校对/小北)
2.【公开课21期】基于RISC-V架构,睿思芯科如何成为CPU芯片技术集大成者?
CPU的架构一直以来是x86与ARM的天下,而自2010年RISC-V诞生以后 ,隐约在CPU架构中呈现出三足鼎立的趋势。
可以说,RISC-V是国内芯片自主可控的一次弯道超车机会。目前所有的通用x86架构处理器技术都掌握在英特尔和AMD公司手中,ARM也受到美国政策的限制。同时信息安全也是近几年来一直在强调的话题,在政府、海关、金融、民航等重要部门,保障其通信安全尤为重要。
RISC-V的开源特性,使得国内公司能够继续使用。同时因为其模块化的设计,可以直接应用模块,使用门槛不高。在新时代IoT等趋势的驱动下,其独特的指令集模块化设计以及用户自定义指令集的特色,适合软硬件结合设计的先进理念,为众多不同应用需求量身定做最适合的芯片。借助全球开源社区的力量,RISC-V这一开源指令集发展迅速,受到业界普遍欢迎。自2018年开始,在国内半导体技术圈里,已经掀起了一场关于RISC-V的讨论热潮。
睿思芯科就是一家基于RISC-V开源技术,为智联网提供核心处理器的芯片公司。6月10日(周三)上午10点,第二十一期“集微公开课”邀请到睿思芯科副总裁王卫,带来以《CPU-芯片技术集大成者》为主题的精彩演讲。本次公开课,王卫将围绕RISC-V开源指令集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此次公开课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技术分享之外,将同步进行睿思芯科招聘宣讲,期待大家多多关注。
集微直播间自开播以来获得了大量来自行业的关注与好评。其中“集微公开课”栏目联合行业头部企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分享精彩主题内容,同时设立直播间文字提问互动环节。集微网希望将“集微公开课”栏目打造成中国ICT产业最专业、优质的线上培训课程,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中国ICT产业发展。
王卫,睿思芯科副总裁。曾任Juniper大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大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港台业务。2015年调任Juniper硅谷总部工作。
睿思芯科公司(RiVAI Technologies)起源于美国硅谷,公司致力于开发基于RISC-V技术的SoC,应用于IoT、传感器融合和AI加速领域。我们的愿景,是将AI技术的强大功能引入低功耗应用场景,为下一代IoT器件和AI应用的发展注入动力。公司已进行了包括基于RISC-V的AI SoC在内的数次成功流片,在国内拥有IP付费用户,并与国内知名大规模的公司展开了深度合作。
6月10日(周三),“集微公开课”第二十一期将在爱集微app平台、新浪微博、B站、百度、西瓜五大直播平台开播,更多干货和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哦!
如果想与爱集微平台合作,或是了解相关活动问题,皆可与集微网徐伦联系(微信/电话同)。
近日,万业企业(600641.SH)旗下公司上海凯世通股份认购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据了解,凯世通创始团队将通过向上海凯世通进行增资入股的方式,与万业企业及凯世通公司深度协同发展,发挥创始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有效助力公司技术与人才双轮驱动,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更强驱动力。
凯世通半导体由全球顶级技术专家陈炯博士为首的五位世界知名离子注入设备专家创立,其中创始人陈炯博士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博士,创立了美国知名离子注入机企业AIBT,曾带领美国团队成功开发了两代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打入先进28nm关键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厂商。
上海凯世通创始团队的此次增资持股,旨在充足表现创始团队对公司未来前景认可的同时,更有助于公司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和权益分配机制,激发核心技术人员创新力,逐渐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活力,推动公司各项研发及经营管理目标的高速达成。
凯世通研发的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产品,主要使用在于芯片制造的掺杂和材料改性工艺,即将特定种类离子以指定参数能量、剂量、角度等注入至半导体材料中,从而改变半导体硅材料特性,如载流子浓度和导电类型等,可谓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据广发证券研究所统计,全球从事离子注入机开发的公司仅有8家,行业形成较高竞争壁垒与集中度的态势。美国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亚舍立(Axcelis)、台湾汉辰科技(即陈炯博士前创立公司AIBT)占据全球80%的市场,而凯世通是唯一中国本土的全领域离子注入机企业,并有望于今年年底实现集成电路低能大束流的国产设备量产。
根据SEMI的统计,2018年全球晶圆加工设施市场规模达到502亿美元,同比增 52%。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离子注入机占晶圆加工设施的比重大约为5%,2018年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离子注入机全球市场规模达到了25亿美元。 一方面,离子注入机长期看受益于全球半导体需求增加与产线G、AI、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驱动下,半导体的长期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芯片工艺制程的进步增加了离子注入的工艺工序。当前采用嵌入式存储器的CMOS集成电路的注入工序多达60多道。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集成电路的线宽将不断缩小以应对元器件集成度大幅度提高的要求,而这会直接引发了制造工艺步骤增多与复杂度增加。根据SEMI统计,20nm工艺所需总工序约为1000 道,而10nm和7nm工艺所需总工序已超过1400道。
值得关注的是,凯世通研发的超先进半导体工艺低能大束流设备,已顺利进入离子注入晶圆验证阶段,将于今年年底将实现量产,这标志着公司具备先进制程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整机工艺验证的能力,未来有望为全球先进制程逻辑、存储、5G射频、摄像头CIS、功率半导体等不同应用领域芯片客户提供离子注入工艺验证服务。此次创始团队增资入股凯世通,将创始团队员工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深度协同,充分调度员工积极性,为万业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发展的策略双轮驱动夯实基础。
4.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Q4开工,30亿美元IDM项目落户南京经开区
(文/依然)6月5日,中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新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南京签署《半导体IDM项目投资协议》。
据梧升电子科技集团官方消息,梧升半导体IDM项目是集团母公司中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导体产业布局的关键项目。项目采用IDM运营模式,总投资规模达到30亿美元,规划月产4万片12英寸晶圆,基本的产品包括AMOLED面板驱动芯片、硅基OLED芯片及CIS芯片。项目参投方新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台湾新光财团旗下的专业投资公司。新光集团成立于 1945 年,已发展为我国台湾地区的五大财团之一。协议三方约定,项目于今年四季度动土开工。
南京经开区沈吉鸿主任表示,梧升半导体IDM项目的落户全部符合南京市全力发展数字化的经济的总体设计,同时也将会带动一批半导体设备厂、芯片设计公司落户开发区,将对开发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光电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天眼查显示,上海梧升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14日,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张嘉梁。
天眼查显示,中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21日,公司类型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该项目由连云港感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陶瓷芯片及柴油机用氮氧传感器。预计年应税销售不低于5000万元,年税收贡献实绩不低于350万元。
东海高新区官方消息显示,陶瓷芯片是高新技术产品智能氮氧(NOx)传感器的核心部件。陶瓷芯片、氮氧传感器项目与高新区新兴起的产业承载地的定位高度吻合,该项目将逐步推动园区迈出“高新产业强区”的坚实步伐。
天眼查消息显示,连云港感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14日,公司营业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特种陶瓷制品制造;新型陶瓷材料销售等。(校对/小如)
6.点评 中芯国际将成为科创板最大融资案;本土厂商在MLCC上还需要更加努力
近日,东方财经《科创先行者》栏目到访万业企业旗下凯世通进行采访。进一步了解到,凯世通已研发出最新的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其定位是超高先进半导体工艺的低能大束流,将于年底将进行量产。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集成电路的线宽将不断缩小以应对元器件集成度大幅度提高的要求下,这也代表着凯世通的超高先进工艺设备将帮助芯片制造技术性能升级,进一步印证公司在离子注入工艺领域内遥遥领先。
一周动态:中芯国际计划融资200亿,紫光增资预计百亿左右,紫光展锐注册资本增加4.2亿
上交所已受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据悉,中芯国际计划融资金额200亿元,保荐人为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招股书显示,本次初始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68,562.00万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不超过初始发行后股份总数的25.00%。
6月7日晚间,紫光国微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6月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24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对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做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这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未获得审核通过。
集微点评:希望国微调整方案之后再次提交,大陆企业收购海外资产值得鼓励,证监会管理严格也值得肯定。
三环集团:新增MLCC产线日,三环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增的MLCC产线目前已动工,定增项目涉及超小型、高比容、高耐电压等高端规格的规模化生产。据悉,此募投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主要开发高可靠性、高比容、小型化、高频率产品。项目实施完成后,达产年预计可实现出售的收益156,000万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2.6%,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6.2年。
集微点评:相比顺络在电感领域的慢慢崛起,本土厂商在MLCC上还需要更加努力。
HMD 诺基亚手机将推出诺基亚 8.3 5G PureView 新机,这是其第一款将上市的 5G 智能手机。现在,外媒 NPU 获得消息称,HMD 已经在一款低成本 5G 智能手机上测试联发科技天玑 800 系列芯片组。
中电熊猫并购案又有新的进展。近日据业内人士透露,中电熊猫的面板产线将被京东方与TCL科技两家面板巨头瓜分,其中TCL科技并购南京的第6代线代线,而京东方并购成都的第8.6代线。
集微点评:京东方和华星本就是中国面板两强,再分食中电的面板厂,优势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东旭光电聘请了中环松德(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松德”) 对公司拟购买的743项专利(或专利申请权,以下简称“标的资产”)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环评报字(2020)第 0612 号《评估报告》,确定标的资产评估值为262,570.00万元。经与东旭集团及东旭科技友好协商,企业决定以标的资产评估值262,570.00万元作为本次关联交易的交易对价。
集微点评:七百多项专利26亿元,贵不贵这个还真不好说,如果真的价值这么高,那么还真要恭喜。
,hth华体会体育全站相关内容